主页 > 名言句子 > 王荆公三难苏学士内容55句精选

王荆公三难苏学士内容55句精选

王荆公三难苏学士内容

1、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2、陈秀才巧赚原房

3、郭“刺史”无奈当艄公

4、五岁儿巧计捉贼

5、赵匡胤千里送京娘

6、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以上《醒世恒言》)

7、神偷懒龙成义侠

8、做七言绝句,用来调侃好友张先在八十岁时岁小妾。

9、第一句: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10、十八新娘八十郎,

11、该诗的创作背景是因为苏轼的好友张先年近八十岁时又纳了个十八岁的小妾,于是苏轼写了这首诗用来调侃张先晚年纳妾。

12、施润泽善心得善报

1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上《警世通言》)

14、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15、包龙图智断合同书

16、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17、石太尉斗富招灾

18、夫妻巧会芙蓉屏(以上《拍案惊奇》)

19、滕大尹鬼断家私

20、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21、刘东山夸技遇强人

22、闻淑女机敏救夫

23、在明末学者冯梦龙编撰的《三言两拍》之《警世通言》中有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可以说是演绎北宋著名文人王安石与苏东坡智力大比拼的绝世精彩的经典故事啦。开篇一首诗说道:“海鳖曾欺井内蛙,大鹏张翅绕天涯。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这四句诗是奉劝世人“虚已下人,勿得自满”的。第一难:菊花究竟何时落?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斗,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这个平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翰林学土,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辈和上级,提起笔来,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满意。他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苏东坡平时看到的菊花,都是只会枯萎,不会落瓣的,因此他就得出了“天下的菊花都是不会被秋风吹落的”这样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他用这个全称肯定判断来衡量王安石的咏菊诗,就认为王安石的诗写得不对。等他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黄州这个地方的菊花,是会被秋风吹落的。这可以说是一个极难出现的反例,但它又确实存在着。第二难:三峡之水谁能辨?荆公对苏东坡说:“老夫幼年寒窗灯下日久,染成陈疾。今觅得一偏方,须用中峡巫峡之水服之。”随请托其相捎。东坡回来时,正好从三峡经过。哪曾想东坡太专心于赏景吟诗了,及至忽然想起时,所乘船只早已过了中峡,而入下峡归峡了。正发愁之际,属下劝道:“三峡相连,并无阻隔。上峡流入中峡,中峡流入下峡。本是一江水,咋分好和歹?”东坡思之再三,无奈之下随取下峡之水而归,意欲蒙混过关。荆公略试,直言道:“又欺老夫!此乃下峡之水,怎假名中峡?”东坡大惊,请教如何辨之。荆公细言道:“三峡之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过急,下峡又太缓,中峡则缓急居中。太医院医官乃举世名医,知老夫之变症居于中脘,故宜用中峡之水作引。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起,故知是下峡水也。”东坡至此对老师荆公佩服之至。第三难:蹊跷对联谁能对?荆公对苏东坡言道:“考别件事,又道老夫刁难!出个对子吧!今年润八月,正月十二月两头立春。出对为:‘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此联蹊跷,东坡久难对出。荆公又言道:“苏州金阊门外,至于虎丘一带,叫做山塘。其间约有七里之遥,名为半塘。润州古名铁瓮城,临于大江,有金山、银山、玉山,叫做三山。出苏州对儿为:‘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润州对儿为:‘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东坡思想多时,一个也不能对出,只得谢罪而出。这正是“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啊!这“三难”很显然是以王安石的胜出为结局的。但是,你想过没有:王安石身为苏轼的老师,又贵为一国之宰相,何以要为难身为晚辈兼下属的苏东坡呢?原来是因为苏东坡自幼聪慧,少年成名,自恃才高,狂放桀骜所致啊!在王安石三难苏东坡之前,苏东坡狠狠地难了王安石一难的!话说宋神宗皇帝在位时,有一名儒,姓苏名轼,字子瞻,别号东坡,乃四川眉州眉山人氏。一举成名,官拜翰林学士。此人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有李太白之风流,胜曹子建之敏捷。在宰相荆公王安石先生门下,荆公甚重其才。东坡自恃聪明识广,对荆公反倒颇多讥诮。荆公因作《字说》,一字解作一义。偶论东坡的坡字,从土从皮,谓坡乃土之皮。东坡笑道:“如相公所言,滑字乃水之骨也。”一日,荆公又论及鲵字,从鱼从儿,合是鱼子;四马为驷,天虫为蚕,古人制字,定非无义。东坡拱手进言:“鸠字九鸟,可知有故?”荆公认以为真,欣然请教。东坡笑道:“《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共是九个。”荆公默然,恶其轻薄,左迁为湖州刺史。这一段典故据苏轼自己的《调谑编》也是有过记载的——其“字说”条下云:东坡闻荆公《字说》新成,戏曰:“以竹鞭马为笃,不知以竹鞭犬有何可笑?”荆公又问曰:“鸠字从九从鸟,亦有证据乎?”坡云:“诗曰:‘鸤鸠在桑,其子七兮。’和爷和娘,恰似九个。”公欣然而听,久之,始悟其谑也。又“水骨”条下云:“东坡尝举‘坡’字,问荆公何义?公曰:‘坡者,土之皮。’东坡曰:‘然则滑者,水之骨乎?’荆公默然。”苏东坡的这“一难”可以说是狠狠地“将”了王安石一军,击在了王安石的软肋上,戳伤了荆公的痛处!王安石在这个问题上几乎上是无力反驳、束手无策的,他随后对苏东坡的“三难”让明眼人总感觉到有点儿像是围魏救赵似的权宜之计,仅仅起到了一个暂时的缓和的作用。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在实质上几乎上于事无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王安石的《字说》终究成了个历史的笑谈,并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4、焦文姬生仇死报

25、鸳鸯被里成双夜,

26、王荆公三难苏学士

27、义妓严蕊不屈招

28、崔工匠生死冤家

29、女秀才移花接木

30、贤丈人智诫败家婿

王荆公三难苏学士内容

31、秋翁灌园遇花仙

32、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搜索更多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

33、一树梨花压海棠。

34、第三句: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35、白娘子苦恋许宣

36、《一树梨花压海棠》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

37、赵春儿茹苦劝夫

38、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苏轼写的

39、梨花指的是白发的丈夫,海棠指的是红颜少妇,一个"压"道尽无数未说之语。

40、第二句: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41、苍苍白发对红妆。

42、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

43、张孝基义还家产

44、钱秀才错得好姻缘

45、苏小妹三考新郎

46、“倒运汉”遇巧成巨富

47、晏平仲二桃杀三士(以上《喻世明言》)

48、红花场一案五命(以上《二刻拍案凉奇》)

49、全诗为: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50、潘监生炼丹受骗

51、吴保安弃家赎友

52、意思是:用酒洗锅,用蜡烛代替柴烧。当时,酒和蜡烛都是贵重物,借此表示富有。

53、卓文君夜奔相如

54、以上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全文。

55、苏轼一直喜欢调侃,普通之人总是败给他,但是有两个人能胜过他,一个是王安石,可以在三言两拍中读到,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另一个是佛印。

相关文章: